来源:懂车帝
2023-07-12 11:53:34
搭载1.5L自吸发动机,百公里加速可以到7.6秒。
非承载式车身,百公里加速6.9秒的硬派SUV,百公里油耗2.2L。
【资料图】
这些曾经只存在键盘上的“异想天开”,如今在带电的“魔力”下,都成为了现实。
目前,国际电池材料价格下降到正常水平,据每经网,“6月车用方形三元电芯、铁锂电芯及软包型三元动力电芯均价月跌幅1~2%,分别跌至人民币0.74元/Wh、0.65元/Wh和0.78元/Wh”。插混和增程车型因为电池更小,所以定价也能更灵活。现在,我们看到某协会修改后的文件,各品牌们降起价来,也更从容了。
再看深蓝S7增程版的价格区间14.99-16.99万元,坦克500 Hi4-T(即插混版本)价格33.5万元。还有接下来,坦克300也会出插混版本。
这些车型,加上比亚迪的宋PLUS DM-i,其实都非常典型的代表了自主品牌们可以弯道超车的路径——家用更性能,性能更家用(省油省钱)。
深蓝S7增程版除了“便宜”这个最大的产品点外,第二大的亮点就是1.5L自吸的增程器,可以做到7.6秒的百公里加速。这种产品性能,在以往和当下的合资品牌车型上,是无法想象的。
我们这样来计算一下,因为绿牌车免购置税,那么现在深蓝S7的落地价,约等于合资品牌13-15万元燃油车的同价位产品。虽说逍客、探歌们价格优惠后也是可以到这个价位,但一看产品力,动力、内饰等方面,深蓝S7完全在另一个维度。
单说一点,深蓝S7轴距达到了惊人的2900mm,汉兰达也才2850mm。虽然带电的车,轴距和传统油车不是一个概念,但由此带来的行驶平稳性等方面,确实从硬件基础层面上升了一个维度。除了悬挂需要再优化,深蓝S7在基础产品力部分,还是不错的。
再加上绿牌,代步纯电使用成本够便宜,这样的“家用+性能”,是比亚迪宋PLUS DM-i销量走高的原因,现在深蓝S7增程版更进了一步。
至于坦克500和坦克300的插混车型,那更是解决了这类硬派越野车的痛点:油耗和低速动力。
我们现在用车场景最大的特点就是路太好了,像我们熟悉的川西,随便一个景点,只要火起来,马上修沥青路。需要越野、穿越的路段是极少数,拥堵、高速驾驶才是日常,硬派越野的高油耗反而成了负担。再加上极限越野时,脱困需要的低速高扭能力,带电可谓完美解决这个两方面的问题。长途自驾时,插混车能加油补能,更是完美。
在硬派SUV领域,“性能+家用”可谓满足了无数常年困于城市、偶尔才能出去野的自由的心。
但还不能过于乐观的就觉得可以弯道超车了,目前自主品牌带电车型还有几个核心问题需要解决,不然还真有人会选择“马路大妈”们。
最重要的,是悬挂和转向。之前的文章中,我也提出过这个问题。反复思考后,我认为这是自主品牌们开发大车的经验有限导致的。
目前自主品牌的纯电、插混、增程车型,基本都有在颠簸工况下舒适度大幅降低的情况。这应该是增加电池的负重后,悬挂没有相应调整导致的。比如一个紧凑型SUV,增加了电池上百斤的负担,但还是采用燃油紧凑型SUV的悬挂和调校方式,那压力随时都紧绷,或者冗余不够,所以导致颠簸时处理不到位。
那怎么办?是不是应该采用越级研发的思路?比如紧凑型带电SUV,采用中大型SUV的悬挂硬件和调校策略。在我的试驾感受中,豪华品牌这点做得好一些,像奔驰的电动SUV,舒适性基本和油车保持一致。自主品牌的大车经验相对较少,但多多少少也有,不妨尝试一下。
转向部分,性能上去后,转向阻尼、指向做得不好,就很容易像开游戏模拟器,失去了与加速快感并存的操控感,从而变成所谓的“傻快”。这点建议自主品牌们逆向一下5年前的福特或者马自达,或者收购一下相关的零配件企业。
其次重要的,是稳定性。
家用部分,自主品牌大多配置很多目前看起来高级的大屏、零重力座椅等等。一堆亮眼的配置看起来美好,但我们试驾的过程中发现,会出现一些不稳定的逻辑,或者座椅奇奇怪怪的声音。这方面还是要对零配件供应商好一点,不要年年压供货价,不要逼供应商降低产品质量。群众的包容是有限的,好的产品口碑才能长久。
性能部分,带电越野这个命题,自主品牌们和全球站在同一线,牧马人插混也才出来不久。比如在极限越野时,传统燃油车要是磕碰了底盘,最严重的不过于漏油、断轴之类的问题。但是带电SUV,电池被撞变形了,会不会车都燃起来?陷住后,反复脱困操作,电机会不会过热烧坏?甚至极端的颠簸路况,电池电机的组装连接是否会出问题?
这些疑问我是有的,就看自准品牌们,怎么更合理的解决,怎么取得消费者的信任。当然,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,有机会我们也试一试。
自主品牌们带电弯道超车,是我们乐于看到的。这一波车市行情,合资品牌们也没有太多的解决方案,对于自主品牌们是个机会。但是弯道超车有风险,平稳行驶还需自身底气足。衷心希望自主品牌们打好基本功,莫要辜负了大家的一片热心肠。
文|吴剑
图|网络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