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东方资讯
2023-06-30 03:48:33
21年前,一位退休教师出资7万元修缮一所停办多年的企业附属学校,创办金城江区育才小学。如今,这所学校已经成为河池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一面旗帜——
千名农民工子女的成长摇篮
(资料图)
本报首席记者 韦剑平 文/图
金城江区育才小学开展欢庆“壮族三月三”活动。
2002年,56岁的覃树达从金城江区教育管理岗位上退休,本来可以过着休闲的退休生活,他却选择一条艰难的办学之路。
“一些农民工子女不能随父母进城读书,成为村里的留守儿童,一直是令人揪心的事情,要办一所学校来接纳他们。”覃树达回忆当时创办学校的初衷。
当时,金城江汽车总站附属学校已停办多年,教学设施陈旧破烂。覃树达决定租下该学校场地,并自己出资7万元,对学校教学设施进行修缮,同时,向社会招聘10多名教师,创办一所民办学校——金城江区育才小学。覃树达成为学校的董事长兼党支部书记。
2002年秋季学期,第一批156名学生正式入学,设置一年级至六年级,每个年级一个班,学生为进城农民工子女及少数农村留守儿童。
覃树达介绍,经过21年的发展,目前,学校已设有学前班、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共7个教学班,共有学生210人、教职工21人。“学生最多的时候,全校学生有400多人。”覃树达说。
据统计,2002年以来,累计有农民工子女1000多人在该校就读。
投入90多万元
不断改善办学条件
“最困难的,还是如何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。”覃树达说,由于原来校舍闲置多年,各项设施破旧不堪,当初自己投入的7万元启动资金,主要用于水电安装、房屋改造维修、购买课桌椅及内宿生床架等,办学条件还是比较简陋。
经过多年的不断投入和完善,现在学校的环境已成为一个花园式校园。走进校园,宽阔的操场,左边是一排花圃,鲜花盛开;右边一排教室墙上贴着“校训、教风、学风”内容;每间教室均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,学校还设有绘画室、多功能室、武术训练室;学生宿舍、学生食堂干净整洁。
据了解,2002年以来,育才小学得到各级党委、政府的大力支持,累计投入90多万元改善办学条件,资金主要来源包括学校自筹资金及政府义务教育补贴资金。
强化管理
提高教育教学质量
学校创办伊始,在金城江区东江镇从教11年的韦占鳌就辞掉原来岗位,担任育才小学校长至今。
韦占鳌介绍,学校办学以来,严格按照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大纲要求,在金城江区教育管理部门的指导下,狠抓教育教学常规管理,同时,创新办学模式,抓好第二课堂教育教学,成立美术、音乐、篮球、书法、武术等兴趣活动小组,培养学生在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等方面全面发展。
韦占鳌说,学校十分注重课堂教学,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,拓宽学生视野,提高教学质量。2014年以来,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市小学毕业质量统一测试,语文、数学、英语3科成绩均达标或超标,成绩位居同类学校前列。学生毕业进入初中之后,有10多名学生考上河池高级中学。
据了解,育才小学不仅是农民工子女成长的摇篮,也是教师们成长的摇篮。该校先后接收50多名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学校任教,其中,有8位教师积累丰富教学经验后,被公办学校或政府部门录用。
2014年,河池市老科协、金城江区老科协确定育才小学为科协科技示范基地,随后,“河池市金城武术学校育才分校”“河池市王者棋院象棋围棋书法培训基地”相继在该校挂牌。
由于办学成绩突出,该校先后被评为“河池市常规管理优秀等级学校”“河池市先进民办非企业单位”“金城江区民办教育优秀学校”“河池市中小学常规管理等级优秀学校”等荣誉称号。
学校董事长覃树达坦言,作为一所非营利性民办学校,教师工资、教学设施改善等方面的开支仍然很大,办学经费短缺,一直是困扰学校发展的最大难题。希望党委、政府及社会各界继续给予大力支持,把学校越办越好,为农民工子女提供更好的学习、生活环境。
关键词: